(通讯员杨亚璇、易梦馨)12月25日下午,由我校牵头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网络环境下大数据新动能机制研究”开题报告会在线举行。该课题研究主要面向网络大数据以及与之相关的基于网络大数据的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并将其作为一种新兴的动能,应用于技术进步与创新,以新技术、新动能驱动新模式、新业态的升级与改造。课题研究站在互联网企业组织的视角,聚焦网络大数据对新模式以及对网络企业组织周边相关主体所组成的新业态的变革驱动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志耘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李琪教授、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梁昌勇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电子商务中心主任张金隆教授、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孙建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鲁耀斌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闫相斌教授,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发林、我院院长陆伟教授,信息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李纲教授、课题首席专家我院副院长吴江教授、子课题一负责人我院副院长王晓光教授、子课题二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梁循教授、子课题三负责人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高宝俊教授、子课题四负责人我院邓胜利教授、子课题五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胡斌教授以及课题骨干人员等30余人与会。李纲、王晓光主持会议。
张发林和陆伟分别致辞。张发林代表我校主管职能部门,向专家组以及课题组成员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该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希望课题组成员齐心协力,认真完成好课题研究和结项。陆伟代表学院对课题专家组成员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表示,学院一定全力支持该项目的推进和完成。
吴江从项目研究现状、背景及选题价值,框架逻辑关系及预期目标,研究思路及方法,重难点问题及创新、总体设计及成果落地等六个方面对项目方案进行了汇报。
专家组成员从课题定位、场景聚焦、管理变革以及政企融合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意见与建议。赵志耘认为,该项目能够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层层剖析,从广义的互联网企业视角出发,细化到每一个具体应用场景,着重于解决新动能机制的问题,有望形成标志性研究成果。
李琪建议,适当拓宽课题研究范畴,从网络大数据驱动的管理变革和经济变革两方面入手,深入探索大数据赋能的因果和关联机制。
张金隆指出,下一步研究要以应用为导向,根据不同情境、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调研,探索新旧动能的转化程度、转化要素和驱动激励。
梁昌勇提出,大数据新旧动能的转化要界定清楚,新动能并不是排除原有的生产要素,更多的是对原来生产要素的升级和改造。
孙建军建议,要着力解决定量描述网络大数据新动能的问题,体现与旧动能的差异性和区分度,同时助力互联网企业体现大数据价值。
鲁耀斌从互联网生态和企业视角出发,提出项目如何给企业赋能的思考,并且重点在于传统的制造业企业的效率提升方面。
闫相斌认为,大数据本来就存在于网络环境中,无论哪种类型的企业都具有大数据,项目研究的方向应明确在哪种具体条件下落地实施,明晰应用方向。
李纲指出,项目研究应更多聚焦于实体经济和产业,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本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网络环境下大数据新动能机制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正式全面展开。课题组成员将对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合并作进一步探讨,对项目目标进行聚焦,全力推进、完成课题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