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一)8月16日下午,由我院陈传夫教授主持的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图书馆发展风险规制研究”(19ZDA340)开题论证会暨新时代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召开。
参加本次开题暨学术研讨会的校内外专家有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马费成先生,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文化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倪晓建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力教授,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一级巡视员陈彬斌,南京大学郑建明教授,中山大学程焕文教授,南开大学柯平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初景利教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曾建勋研究馆员,华中师范大学夏立新教授,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卿教授,我院院长陆伟教授,我院司莉教授、黄如花教授,课题组首席专家、子课题负责人、课题组专家代表我院陈传夫教授、国家图书馆副馆长汪东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刘细文研究员、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张久珍教授、澳门大学图书馆馆长吴建中教授,我院肖希明教授、王新才教授、安璐教授、周力虹教授,安徽大学储节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徐璟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傅文奇教授,中国科学院黄金霞研究员,湘潭大学龚蛟腾教授等。开题论证会由我院副院长吴江教授主持,方卿、陆伟分别致辞。倪晓建担任专家组组长。
陈传夫汇报了研究内容与课题规划。吴建中代表课题组专家发言,他表示,本课题是对我国图书馆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的盘点,也是一次对未来的指引。他从专业化、数字化、国际化三个方面提出了图书馆高质量发展需求与挑战,以及对本课题研究的希望。陈力表示,该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现实意义与时代需求,希望能够输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图书馆的发展指南,尤其是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指南。他建议,对研究范围进行限制,做好分类研究、比较研究和对读者的研究;郑建明认为,目前对图书馆整体风险的研究较少,图书馆发展规制是重大理论问题、现实问题,也是政治、政策问题,因此本课题具有重大研究意义。他建议,加强国际化研究和中国政策体系、制度设计的相关研究;程焕文特别强调了资源重大风险,他建议课题组提出一个战略性的规制,使图书馆在保存国家文献遗产、知识遗产、乃至数字资产方面,能够有新的作为;柯平提出,要思考数字化是否是双刃剑、未来图书馆转型的导向、取向及其与数字化转型的关系,以及图书馆发展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等问题;初景利建议,拓展课题研究视野,充分认识风险类型,抓好研究的落脚点,重点解决如何规避风险这一问题;曾建勋表示,要重视资源的形态与组织方式发生的变化,以及图书馆服务与传播模式发生的变化,根据变化进行相应的行业和组织变革。针对课题研究过程;夏立新建议,构建常态化的交流与研讨机制,加强子课题研究的协同,对标项目总的目标、总的内容有序推进,形成交叉融合。同时他强调,要重视中国经验的梳理、总结与凝练,形成中国的方案、中国的智慧;陈彬斌建议,注重图书馆发展的中国经验,例如中国在保障制度方面的优势,在社区图书馆方面的丰富经验,以及一些先进的技术等,还要增强公共图书馆的研究力量,关注公共图书馆的实践问题,同时要把握好风险规则的研究,一是风险规则本体的研究,一是具体风险的研究;方卿认为,本课题在研究图书馆的风险和相关的规避问题时,可以站在图书馆的利益相关方的角度,尤其是出版商和数据库商的角度,关注如何促进图书馆和出版商、数据库商之间的协同,从这个角度看风险的规避与化解问题;司莉建议,在图书馆发展风险研究中,增加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扫描,总结国内的经验,在研究中使用一手资料,使研究更具说服力;黄如花建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当中涉及的“两头的关系”问题,包括普遍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深化提高的问题,关注国家政策、制度与图书馆的互动关系。
马费成提出,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强调系统观和协同观,把图书馆当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有输入、输出,有内部的结构,输入包括资源形态、种类、投资、资金、技术等重要的变量,输出端包括产品和服务,以系统观考虑问题,就能在复杂纷纭的因素中分辨输入变量、内部变量和输出变量。同时还要加强图书馆和外部环境的协同关系,他强调,外部环境变量如政府(控制投资)、数字化环境下承担图书馆功能的外部机构扩展到数字化服务、产品提供商,分析它们与图书馆的关系非常重要;倪晓建建议,课题组梳理已发生的风险清单,为图书馆提供参考,并根据清单的性质或者影响,提出一个整体性的、系统性的建议,将容易或者可能发生的风险给予警示并作出回答。他对专家的发言进行了总结,认为课题目标明确,研究视野开阔,课题设计合理,此次会议既是扎实的开题会,又是高层次、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
陈传夫对专家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作了回应。与会专家的真知灼见,对本课题的研究有重要的指导与启发意义。课题组将认真研究和消化专家的意见、建议,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工作,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服务并推动国家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