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组织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日前揭晓,在全校四项一等奖中我院占二项,分别是马费成教授撰写的系列论文《概念地图在知识表示和知识评价中的应用》,陈传夫教授撰写的论文《图书馆业态的变化与发展趋势》获得图书、情报与文献学类一等奖。
《概念地图在知识表示和知识评价中的应用》由3篇系列论文组成,是马费成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IRM及KM范式下的情报学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03BTQ012)的研究成果之一,刊载于《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年第3-5期。本成果分析了概念地图与知识提取、表示和评价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出概念地图是一种功能强大的知识提取、表示和评价工具;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利用概念地图进行知识评价的方法论框架;并以概念地图为工具,用实验和实证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分析评价,具体设计和实现了这一评价过程和系统原型。
主要创新表现在:(1)将认知科学领域的概念地图技术融入到现代情报学领域,阐明了概念地图技术在知识提取、表示和评价方面的独特地位,建立了基于概念地图的知识评价的方法论框架;(2)开拓了情报学关于知识组织利用的全新领域,奠定了该领域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本成果对于图书馆、情报中心和大型网站革新知识信息组织方法、提高知识信息组织效率、开展有效的知识服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和方法。论文中的系统原型还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商业化。
《图书馆业态的变化与发展趋势》论文分为两部分:一、影响图书馆业态变化的因素;二、图书馆业态变化趋势。论文发现转型时期,促进图书馆业态变化的因素主要有:(1)信息环境由模拟进入数字化;(2)文献结构由线性到多维;(3)读者信息获取方式的变化;(4)信息成本;(5)市场力量;(6)新的信息使命。论文认为这些因素正在挑战图书馆收藏、信息组织、服务效益与战略管理。论文将图书馆业态发展趋势归纳为:(1)图书馆嵌入社会;(2)读者中心理念;(3)数字化获取;(4)资源整合;(5)馆际联盟;(6)权威服务。
创新和学术价值体现在:(1)提出了图书馆嵌入社会的观点,将图书馆作为社会基础设施考察。从理论上阐明了我国近年来 “中心图书馆”、“图书馆之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社会意义;(2)从理论上阐释了“读者中心”论。针对目前对读者需求存在的误解,提出图书馆要根据用户信息习惯,将服务设计在用户偏好的环境中,体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思想;(3)提出了“数字化获取”与资源整合的观点。针对数字资源分散、异构,标准不统一的特点,用户对资源、系统使用效率的特征,提出透明无缝的资源与系统融合观点,体现了资源效率与成本协调观;(4)针对目前存在的忽视文化功能的情况,在国内首次对弱化图书馆的职业特性进行了警示,提出了“权威服务”理论。论文认为“公共图书馆必须重新坚持作为教育文化机构的立场”,体现了图书馆“回归教育与文化”的价值定位。
《图书馆业态的变化与发展趋势》论文坚持了历史与现实结合的原则。研究内容既有一定的历史纵深,也具有时代特点。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G9全文转载(2007年第7期)。论文观点先后在多个海内外单位特邀报告,被多所图书馆采用,至2009年9月在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中被他引35次。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般每3年评选一次。自1995年启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以来,1998年、2002年、2006年分别进行了三次评选,2009年第五次评选时将名称改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本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奖,全国共有648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38项、二等奖205项,三等奖392项,成果普及奖13项。评奖受理的申报成果起止时间为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我校31项研究成果榜上有名,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7项。在本次评奖中,成果获奖总数居前五位的高校为北京大学(59项)、复旦大学(32项)、中国人民大学(32项)、武汉大学(31项)、南开大学(26项)。(查荔供稿)